浩鯨云計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2003-2023
News
News
導讀:
隨著多云產品、電信O3和IDC網管的不斷發展,采控產品在應對業務場景多樣化和規模交付的同時,產品易用性、數據復用性問題愈發顯得捉襟見肘。同時,各項目組人員儲備和經驗參差不齊,急需一套可行的方案來促成快速交付。
能力封裝,是對外提供封裝的服務能力,內部根據業務場景進行拆分,轉換為不同內容和順序的交互指令。
差異化屏蔽,是對底層訪問對象的統一轉換,屏蔽不同廠家/型號的差異,具體細節由產品自身消化。
業務復雜。同時涉及許多行業術語、概念和知識點。
接口類型繁多??陀^上,采控需要對接各類型的系統和接口,需要更多地思考如何降低接入成本。
業務范圍廣。隨著行業快速發展,市場期望越來越高,承接的業務范圍不斷擴充,場景持續豐富。
性能穩定性要求高。采控類項目往往伴隨高并發、低時延。
運維耗時長。許多優秀的平臺都能解決容器化部署/批量運維的問題,但采控對接的對象,往往跟調度規則相關,無法滿足微服務的無狀態特性。另外,服務的通信連接上,有地址、端口、連接數等限制,且服務需放到各個地區的前置網絡中,無法理想化地進行容器化部署。
異常修復慢。產品已有的監控功能可以實現數據分層鉆取,但過于零散和技術化的日志語言,明顯對運維人員是不友好的。
批量交付多。多云產品將迎來爆發期,對于批量交付存在可復用和全新云平臺兩種情況。前者關注如何高效地調試和驗證,后者的難點在于如何分析新場景,按以往經驗,業務分析驗證耗時至少占整個交付周期的1/3。
一個軟件從零開始到最終交付,包括以下幾個階段:產品規劃、開發編碼、構建、QA測試、發布、部署和維護。目前的DevOps已經演進成一個“端到端”的概念,如下圖:
基于上述內容,本文想從產品能力整合的角度,來探索如何解決快速交付的問題。從業務接入、安裝調測、運維能力三個方面入手,解決交付現狀中遇到的門檻高、期望高、成本高問題。
針對上述三個問題,我們總結出以下方案,配套不同維度的助手,各個擊破。
為避免耗費人力在資源評估流程上,產品基于業務沉淀提供測算工具和部署指導。測算工具為問卷式的流程向導,根據使用者回答的環境要求、平臺類型、平臺實例數、用戶規模、訪問量、策略需求等自動計算資源。
計算完則生成一份評估報告,推薦合適的資源配置、部署架構圖、應用配置等,使用者可直接將其作為產品安裝范本。
基于相似的業務包迭代
此方式可以通過云業務倉庫的智能篩選,選擇期望的云平臺場景,再導出到其他環境進行修改驗證,通過后又可以反過來添加/豐富云倉庫。
使用新業務接入助手
如果是全新版本,系統提供快速接入助手,解決概念晦澀難懂、門檻高的問題??芍苯釉谙到y中調測相關指令,調測結束后可自動分析轉換成具體的場景,無縫切換到系統模型配置中,屏蔽關聯關系。最后將自動分析的場景進行模擬驗證,快速實現新業務加載。
獨立運行模式
該模式用于項目前期,比如客戶演示、應標等。需要手工錄入網元/采集源信息,手工發起策略或工單,通過監控頁面實現全流程的監控。
依托云管模式
采控平臺結合云管產品一塊落地,網元/采集源的部分數值來自云管平臺。
完成環境自檢后會生成對應的檢測報告,展示中間件及應用的狀態信息,并列出系統環境存在的異常問題,同時嘗試自動修復,如應用宕機可通過腳本調用進行重啟。對于需要人工介入修復的異常,報告將列出具體問題并提供相應的修復指引。
2)業務配置檢查